Maritime school news 心理健康
学生理性认知的形成及其意义
2016-07-06

到毕业季,又将送走一批毕业生。最近,观察几个毕业班,我敏感的注意到一个现象。①有的毕业班,大部分学生对待我的态度很热情,有的则十分冷淡。这让我思考一个问题: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?②在海校的几年,我们给了这些孩子什么?若干年以后,这些孩子将怎样评价自己的海校经历,怎样评价他们的老师?


我想,孩子们对待我的态度,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们对整个学校的态度;孩子们今天的态度,基本上代表了未来的态度。而①②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,③如果我们给孩子们的东西是好的,未来他们给我们的评价就是好的。反之亦然。


但是,一般而言,学校给不同班级的孩子们的东西,无论是教学水平、生活环境还是纪律要求,是大致相同的,班主任无权左右。也就是说,如果不同的班级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存在较大差距的话,一定存在着另外的原因。


一、认知心理:是东西不好吗?


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,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,是人之心念对外在事物的一种主观(注意,是主观的,而非客观的)反映。人所感知的东西,(不是这个东西本身,而)是人之心念对刺激信号的解读与破译,并在内心产生各种的感觉。社会环境,它包括语言和教育的作用,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,是影响人的认知的因素之一。学习者的社会经验可能会加速或阻碍其认识图式的发展。


引入认知的概念之后,①这个现象就更容易解释了。如果孩子们给我们的评价不是积极的、正面的,其原因有二,或者是④我们给孩子的东西是不好的,或者是⑤我们没有恰当的影响学生的认知,使他们认为我们给他们的东西是不好的。


也就是说,③准确的表达是: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们认识到我们给他们的东西是好的,孩子们给我们的评价就是好的。反之亦然。


而班主任的教育引导,不同班级之间可能是有较大差距的。倘若不同班级的孩子对学校的认知产生较大的差距,那么,我们就必须分析班主任教育引导的差别。从①这个现象来看,⑤是影响学生对学校评价的关键因素。


二、非理性认知:产生及其影响


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,从不同的角度思考,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认知。人们往往抵制那些令其感官不愉悦的东西,即使这些东西是好的,但由于人的本能,人们却认知其为不好的。


理性就是人根据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实况,就个人而言,避害趋利,重视本身素质的学习和提高,坚持人道主义和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;就整个人类来说,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及社会公正,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。但问题是,自我在本能的影响之下,极易为肉体所控制和支配。唯有理性的人,他才能做到将灵魂与肉体的不同需求和认知进行了最佳的整合,达到有机的高度协同和统一。


也就是说,人的认知可能是理性的,也可能是非理性的。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,产生非理性认知的可能性显然更大。


⑦在非理性认知的状态下,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水平、生活环境,特别是管理要求和纪律要求,往往怀有怀疑、敌视、抵触的心态(这种心态在⑧的作用下,还有可能形成班级舆论)。他们只是在校规校纪的约束下,被迫接受学校给予的东西。倘若学校监管存在漏洞,或惩罚力度不大,他们就会恣意妄为。为此,学校或班主任不得不投入更大的管理力量,或不断加大处罚力度。而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,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学校与学生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对立。


因此,促使学生产生理性认知---对于学校给予的东西的好与坏有一个正确的判断---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心。


三、学生的社会化:学校任务与学生目标的吻合


班主任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形成理性的认知,最基本的一点是要促使学生认识到,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,学校对社会、对学生承担的责任是什么;作为一名学生,自己在学校中的核心利益是什么,也就是说,学生的目标是什么。


人与其它动物的一个区别,在于其它动物的行为完全受本能支配,而人的行为除了受到动物本能的影响之外,还受到理性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调节。而且,随着年龄、阅历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,后者的作用逐步加强。个体的理性逐渐控制本能,使个体逐步适应社会需要、具备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的过程,称之为社会化。较高的社会化程度是个体在社会上得以良好生存和发展的条件,普遍较高的个体的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的基础。


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,学习和掌握知识、技能、语言、规范、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,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、创造新文化的过程。个体进入学龄期后,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。


学校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,也就是说,学校存在的意义、学校承担的社会职责,就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。而对于学生而言,实现更高程度的社会化,有助于学生踏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、融入社会,在社会中获得体面、幸福的生活;更进一步,倘若学生能够积极作用于社会、创造新文化,还将得到社会的尊重,实现自我价值。


显然,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,是社会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目标,在这个目标下,学校的任务和学生的利益实现了吻合。因此,⑥学校给予学生的东西,凡是有助于学生提升社会化程度的东西,就是好的东西,否则,就是不好的东西。


更具体一点讲,学校给予学生的好的东西,应当是有利于其长远利益,而非仅仅有利于其眼前利益的东西;由于学校面对的是学生整体而非个体,还必须协调整体与个体的利益关系,因此,还应当是有利于学生整体利益,而非仅仅有利于学生个体利益的东西。


四、从众心理:学生的认知是怎样被影响的?


除了本能,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,主要表现在受到从众心理---包括其他人的示范作用、舆论---的影响。


从众心理,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,而在自己的知觉、判断、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思维方式。心理学实验表明,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认知的独立性,没有被从众,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。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,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,公开表达的,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。舆论可以推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。卢梭在《社会契约论》一书中使用了舆论这个概念,并且认为:"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,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"。


从众心理和舆论的定义,进一步说明了人的认知的非理性可能,也说明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决定性意义。因此,影响学生认知的手段,除了理性教育,另外还必须引导学生舆论---主要是班级舆论,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环境。


班主任必须引导形成的核心舆论是:学校(包括学校的任何一名教职员工)给予学生的所有东西,都是基于⑥原则的。无一例外。有了以这个原则为基石的班级舆论,学生对于学校给予的东西,就会首先倾向于产生“这个东西是好的”的认知。没有⑥原则,学生就和学校站在了对立面,学生对于学校给予的东西,就会首先倾向于产生“这个东西是不好的”的认知。如果学生面对学校给予的每一点东西,都要质疑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受伤害的绝不仅仅是学校和班主任,还有学生自身。正如前面⑦所论。


五:权威人物:舆论形成和走向的关键 


舆论的形成,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。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,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。⑧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,社会群体中的个人,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,自发地、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。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,并相互传播,相互影响,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。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,按照人们的意愿,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,并引起广泛共鸣,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。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,实际上在相互转化,或先从群众中来,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;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,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。


以上关于社会舆论形成过程的论述,完全可以照搬到班级舆论的引导中来。


在班级中,班主任显然是班级中最主要的领导和权威人物,班主任必须提出“某种(符合⑥原则的)主张或号召”,并不断强化,使之“引起广泛共鸣”,并最终形成班级舆论。这个过程,在社会治理层面称之为引导舆论,在班级管理层面,其实就是教育。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和权威人物,必须在任何一个细节上维护这个舆论氛围。形成这个舆论需要一次或几次班会做好铺垫,但关键不在于此,而在于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不断强化,亦即班主任的每一个日常言行,关于某一件具体事务的即兴评论,都要强化而不能背离这个原则。


班干部也是班级中的领导和权威人物,对于班级舆论的形成和走向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。班主任必须对班干部进行“组织和动员”,使他们认识到⑥原则,要求他们“传播到群众中去”,而不允许他破坏核心舆论的话。还有一类学生,------不一定是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,甚至有可能是较好的------他们在班级中有一定的威信,且对⑥原则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,尽管不一定有挑战和反对的行动,但经常发出某种声音,慢慢成为班级管理的“反对派”和“挑战者”,成为另类的“领导和权威人物”。


一种认知、一种言论、一种态度,不经过权威人物的认可,通常不容易成为一种舆论。即使形成了,一经权威人物的反对,往往很容易被瓦解。但是,如果任其发酵,则必将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。因此,班主任必须随时关注班级舆论,一旦班级中出现有悖⑥原则的言论,必须引起重视,并设法予以纠正。班主任管理班级舆论,首先要抓住关键人物的思想动态,其中最关键的关键人物,其实是自己。